编导艺考即兴评述社会时事热点校考真题16题(含答案)

编导艺考即兴评述社会时事热点校考真题16题(含答案) 编导艺考即兴评述社会时事热点校考真题16题(含答案)

 1.如何看待“郭美美事件”导致的诚信危机?

【考试院校】山东艺术学院2012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题

【参考答案】

“郭美美”事件掀起一阵阵舆论狂澜,真真假假令人难以判断,但背后凸显的是一部分民众对于红十字会等机构的高度不信任。舆论对郭美美种种炫富行为的反应,恰恰验证了公众对于红十字会,这个作为承载着公众善心的公益机构一直都存在疑虑。出现这种不信任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慈善组织运作不够透明。慈善组织要获得发展,其公信力至为关键,其中又以资金管理的严格、规范、透明至关重要。而在我国慈善组织发展过程中,一些慈善捐款最终的使用不透明,甚至一些捐款被挪作他用;慈善捐款到底募到多少钱,谁捐的,最后使用在了什么地方,可能成了一笔糊涂账;甚至出现天价帐篷、万元餐费等问题,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仅破坏了我国慈善事业逐步建立起来的社会公信力,也影响了公众对于慈善公益事业的热情。

第二,对慈善组织的监管不到位。只有超强监管,才有超强信任,一个良性的慈善制度和机制,能够实现慈善资金管理的严格、规范、透明,保证慈善业得以健康良性发展。而我国目前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外部监管上,媒体对慈善业正面宣传成绩的多,而暴露实质问题的少,结果使得社会公众对慈善事业真实的运营情况知之甚少,对一些深层的问题更是缺乏了解,从而失去了“话语权”。内部监管上,慈善业行业自律机制尚未形成,对慈善组织运行缺乏内部管理。

第三,慈善法律缺位阻碍了慈善组织的发展。截至目前,我国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推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法律体系,关于慈善信息公开的程度、标准、程序等各方面问题,还没有一个制度性的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捐赠者与接受捐赠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第四,郭美美事件只是一个民众宣泄情绪的突破口,其反映了更为深层的有关贫富、有关资源分配、有关公权的社会问题。这一事件的本质反映了民众对缺乏公开和透明的公权领域的不信任,以及对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和不公正的抗议。这一事件的持续发酵是社会民众情绪的一次集体宣泄。

解决这种信任危机,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第一,慈善组织应当及时告知公众慈善资金的运作情况,加快推动信息公开透明。公开透明是慈善的重要条件,也是慈善事业公信力的根本前提。只有公开透明,捐赠者才能看到自己的爱心效应,更深切地体会到“捐”有所值;才能确保善款用在该用的地方,并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慈善事业中来。

第二,加强对慈善组织的监管。在外部监管上,政府应建立专门的慈善组织监管机构,实施对慈善组织的统一监管和协调,对慈善机构的财务与经营情况定期进行公布,对善款的使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监督,随时接受公众的质询。在内部监管上,应当建立慈善行业自律机制,实行阳光运作、规范管理,不断提高慈善组织的公信力。

第三,完善法律制度,国家应当加快慈善专项立法工作,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规范慈善组织活动的法规条款,对慈善组织的性质、职能、管理、运行基本准则做出规范,从源头上保证捐赠款物的接收、分配、拨付、使用等各环节工作有章可循,使得我国慈善事业有法可依、监管有据。

公生明,廉生威。慈善事业要取得发展,必须从透明做起,从规范做起,完全地、全方位地接受监管。相信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慈善业的信任危机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

点击下载

本文由用户:艺考 投稿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点击这里联系)处理,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ueli.yktime.cn/45845.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