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央美术学院本科艺术招生考试试题解读

中央美术学院2018年本科艺术招生考试试题解读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一、造型艺术

目的是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色彩能力和画面组织能力,同时加入对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考查。

1.《素描》:六小时全身素描肖像。在表现对象比例、结构的同时,要描绘出对象的性格特点,利用黑白灰层次及线条组织完整的画面。

2.《色彩》:大半身色彩肖像。分析色彩冷暖,以塑造形体和空间,兼顾形象刻画及画面的色彩结构。

3.《命题速写》:关系——多人物动态组合。学画的人接触最多的词可能就是“关系”,如“整体关系”、“色彩关系”等等,对于“关系”这个词除了与绘画的关联之外,是否能有更深的理解与内涵的拓展。人来到世界上,像进入一个无形的网络,个体与外部世界无不发生着种种关联,产生种种关系。

这个题目一方面要求多人物的动态关系组合,旨在考查考生是否有能力将几个人物较为自然、巧妙地组织起来,同时,是否能真诚清晰地依据个人经历将人与人之间关系传达出来。另外,命题速写不设模特,是将“速写”的概念更多地倾向于绘画的状态或方式,而不是传统概念意义上的“摆模特画速写”。

二、中国画

1.《书法创作》:自作咏春七绝一首。今年中国画学院考试书法创作一改往年以书写古诗为内容,而以自作诗为命题。自作诗可检验应试考生对古体诗格律、韵脚、立意的基本认识与国学修养。书写方式可从隶、楷中任选一体,从中可检验应试考生对传统书法的学习及书写能力。诗、书是中国画的基本要素且不可分割,中国画学院本科招生欲吸纳有国学修养,在诗、书、画方面都全面发展的学生。

2.《线描》:线描人物半身写生。线描半身人物写生,要求从头画到双手的半身像,目的是考查考生对中国画线条艺术规律的理解和运用中国画线条塑造对象的造型能力。强调人物造型的准确、生动,从观察对象到描写要经过提炼、概括的艺术手段,考查考生从具体形象上提炼出线条的能力。运用线描刻画对象,“骨法用笔”是其艺术核心,从传统中国画审美要求入手,体现出线条的写意精神,以及线条以书入画的书写性。考查考生对组织线条的疏密聚散、粗细曲直、虚实空间的艺术处理水平。

3.《速写》:速写分为三部分–两幅动态速写,一幅静态速写。三幅速写画在一张试卷上。人物速写考试是对考生在平时生活里对其周围生活的观察和迅速捕捉人物对象的造型能力的综合考查。

①动态的快写:时间为5分钟。人物模特连续重复一个动作。考查考生在很短时间内捕捉人物的运动规律及迅速地表现出人物形象及动态的造型能力。要求:运用简练概括的线条准确生动地表现人物动态,造型、比例准确,线条优美。

②动态的慢写:时间为10分钟。人物模特连续重复一个动作。相对上一幅快写,这幅速写要求用比较丰富的艺术处理手法表现出人物形象表情。人物动态比较深入细腻地描写及服饰、道具的刻画,考查考生是否正确理解快慢写之间的不同及要求。

③静态的速写:时间为20分钟。人物模特持道具站立呈休息状。双手双脚要有变化。这幅静态速写是考查考生在较长时间里能否运用丰富的艺术处理手段更加深入刻画对象。在严谨的造型基础上其表现手法要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想象力,对考生的造型能力有更高一步的要求。相对动态的速写,这幅静态速写更加强调人物形象的刻画,注重形象特征及情绪,人物服饰和道具的处理,注重人物的画面感。

三、书法学

1.《书法临摹1》:考查考生能否在快速书写状态下,准确地把握行书的点画形态,结构特征与章法。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与表现能力。

2.《书法临摹2》:考查考生对于写意性篆书的理解,考查学生能否运动恰当的笔法,准确地表现出临摹对象的点画形态,结构特征与章法。

3.《书法创作1》:李方膺·题画梅。书法创作1主要考查考生对稳定一类书体——篆、隶、楷进行创作的综合能力。写正书如写行草,正书创作要摒弃一笔一划、固定死板、字字分离、笔笔没有联系的写法,学会在流动的书写中控制章法、结字、用笔的变化,创作出真正活性的书法,有这样的理解,就真正走上了专业的道路。

4.《书法创作2》:自作咏春七绝一首。2018年本科招生考试第一次提出让考生自作诗一首并用行、草进行书写,在考查考生综合书写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中国书法的背后是庞大又丰厚的传统文化。可以说,了解书法即是了解中国。古代优秀文士的书作、诗词题跋、古文字等是书法学习者日常接触并频繁使用的,因此考查考生的自作诗文顺理成章。创作考试更是一门全面、综合的能力判定,占分数70%的书写看重传承有绪、来源清晰、章法协调,结体变化有致,书写自然流畅;占分数30%的诗文考查文体合韵通顺,言之有物。

四、实验艺术

1.《造型能力》:剪纸的手。此题目针对考生的观察能力、画面组织能力与形象塑造能力。同时,有一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暗示。在考场上,经营出双手协作运动的素描图像有一定的难度与挑战。

2.《命题创作》:谁将与人作伴?有一部曾经获奖的恐怖短篇小说,内容只有一句话:“世界上只剩下我一个人,这时我听到了敲门声。”考题要求考生发挥想象、设想这个故事发生的前因和情景,并续写这个故事,用一张或一组画面将故事描绘出来。这道题旨在考验考生讲故事的能力,以及如何将叙事性的文学与想象转化成图像的能力。这道题的题目是“谁将与人作伴?”是将小说的内容嵌套进现实世界中,具有很强的时代特色和问题意识,“谁将与人作伴?”是对人类共同命运的一次深切追问。

3.《美术鉴赏与思维活力》:此科目试题分两个部分,一是美术鉴赏,二是思维活力的测试。美术鉴赏是以考查考生美术常识为目的。试题包含了选择填空、问答题、论述题三个板块。试题中的知识点都来自于普通高中的美术鉴赏教科书。试题涉及到教材中的古今中外的重要知识点。“美术鉴赏”命题旨在发现有全面知识结构的优秀考生。

此科目中“思维活力”试题是让考生们想象出10种新颖的计时工具。当下科技发展迅猛,生活节奏飞快,人们对时间本身已经无暇去思考,而对时间的认知也已经离不开手机、电视和网络。试题要求考生天马行空,任思想奔驰纵横,从宏观、微观、绝对时间、相对时间等不同角度去想象出与现代生活中已有的完全不同的计时工具。“创新、活力”是这个考题的关键词。

五、建筑学

1.《造型基础》:梵高的房间。这个命题是依据画家著名作品《在阿尔的卧室》而延展,它是画家一生心历与处境的写真。艺术历史的经典在历史中可以是神怪,可以是幻象与奇迹,也可以是一位贫寒艺术家的卧室,也可以说,艺术的责任并不仅仅在于探奇求异,追求时尚与机巧的概念游戏,更是在于从平素中见高尚、日常间见伟大。《梵高的房间》将考生引入对艺术家生活真相的思考,在文字上为他们提供了详细的元素线索,其目的不是让考生复原一幅梵高的作品,而是借助于命题的语言提示,引发大家对艺术生活真切的理解和深入的认知,继而完成在语言启发下绘画心理与技术表现上的自觉弥合。

2.《设计基础》:漂浮。基本认识:建筑设计及其他艺术创作,无一不是经历了一个“从无形到有形、从有形到变形、从变形到无形”的发展历程。从总体上看,大学考试应该处于“从无形到有形”这个着眼于对基本认识进行把握的初级阶段。

考核的要点:从专业能力建立(既要形而上,又要形而下)的角度来考虑,《设计基础》考核点主要有四点。一是考核学生对空间最基本形态的认识、把握和操作能力;二是考核学生严谨、精确和约束中有发挥的能力;三是考核学生素描素养和空间造型能力;四是考核学生的读题能力。

出题的特点:①用简练的文字对一个空间构成及构成元素进行准确无歧义的描述;②分层进行描述和定义;③既要明确有正解,又要给学生留有进行多解的可能。

评分要点:分四个层面对空间构成进行了严谨精确的描述,考核点有以下四点。①评价学生是否对空间构成具有基本认识和把握的能力;②评价学生是否对空间构成要素具有基本认识和把握的能力;③评价学生是否对空间构成具体细节要求具有认识和把握能力;④评价学生是否具有在动态和不确定状态下对整体造型和相关影响因素具有精准把握和多样化处理的能力。

六、艺术设计

幸福指数。中央美院设计学科考试注重考查考生视觉表述的逻辑和想象能力,以及对社会热点的感知和洞察能力。2018年设计学院本科招生考试关注社会动态发展中考生对“个人生活体验”的思索。考题“幸福指数”通过提供2017年度《世界幸福报告》,引导考生进入“内外求索”的旅程体验,思考如何构筑理想化的“幸福模型”以增强自我的归属感,从而重建当下社会生活的价值观。考生不必依附于单一的价值标准与大众经验,应更加注重对生命本体的思考,因为个人价值观与信仰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着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与此同时,我们也期待和鼓励考生能够观照历史,积极思考自身成长的文化土壤以及当下社会发展阶段对我们的认知方式、预见力和创造力产生或即将产生什么样独特的影响。

考题将关注点落在这份报告中所提供的五个主要变量——收入、健康、陪伴、自由和信任。从造型和设计的考查角度启发考生建立思考的起点,并创造性地拓展内容及其叙事维度。

第一部分造型基础考题要求学生对这五个抽象却极具情感体验的概念进行深度思考和视觉化表达,鼓励学生在造型技巧探索的同时,寻找真实的自我诉说方式;

第二部分设计基础考题则通过“视觉图表”的形式,在感性创作之余,要求考生对创作思想内容进行系统性、层级化整理和多维度想象,更多地通过动态结构来传达意义。这些都更为强调考生对问题的评判意识和分析表达能力,也给予了考生们在自我挑战中发现自己潜能的机会,把自己赋能以一个新的角色。这也便回归到了对考试题目“幸福指数”自身的剖析,通过对“幸福”这一人性化概念以及“指数”这一科学化概念的交叉性考查,丰富了对一个优秀考生的选拔标准。中央美院希望考生不仅为求学而来,更要为自我的真实、为实现个人价值以及怀抱对社会文化价值传播的责任感而来。

七、城市艺术设计

1.《造型基础》:动态延伸。考题以默画“手与物体”的形式考查考生在造型技法上从整体到细节的应用能力与应变能力。在失去常规参照物的情况下,如何应用绘画常识,并融入联想能力来组织考题一二的关系,使其协调、完整是这一命题的考点。

2.《设计基础》:未来已来。考题通过对资料背景的解读,以自己对“设计”的理解选取有效信息,在注重绘画语言的同时,应用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完成一个对未来场景的塑造,以此考查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度,以及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美术学

《美术鉴赏》:从读书到看画。“读书”与“看画”是美术学考生所应该具备的两种最基本的能力。“读书”连通人类文明的伟大积累,“看画”涉及美术学科的本质特征。二者的并置,要求感性与理性之统一,是美术学和美术史论学科专业培训的目标,也是考查美术学学科学生的指标。为以后进入研究和应用打下基础。

“读书”部分考查自主阅读的习惯和价值判断的能力。“看画”部分考查面对图像的观察力、想象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以及综合知识转换能力。该部分设置了两件作品,一中一西,分别是龚开《中山出游图》与《亚历山大大帝与大流士三世的伊苏斯战役》,两件作品均有情节、有细节、有文学性、构图精妙、图像语言表述充分,适合考查学生的知识、想象和联想能力。试卷提供整图和若干细节,考查考生面对图像的观察力、想象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知识背景和运用各种文体的能力以及自主命题能力和综合知识转换能力。知识背景方面,外国部分同时提供中文和英文相关资讯,其中中英文内容并不一致,考查学生的双语能力。

九、艺术学理论

《美术鉴赏》:我是策展人。2017年,中央美术学院在全国率先获批本科艺术管理专业。今年的美术鉴赏考试以“我是策展人”为题,凸显了作为未来艺术管理者的专业特点。“我是策展人”给考生列出了中外美术史上最著名的30件作品,让考生自己选择作品来模拟策划组织展览,不仅考美术史和美术鉴赏的知识点,还考学生对作品的判断、分类和选择能力。让考生临场扮演一位艺术管理者的角色,担当组织展览的工作,并把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融入其中,这仿佛是艺术考场上的cosplay,为全国艺术管理本科专业的美术鉴赏考试提供了范例。

本文由用户:艺考 投稿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点击这里联系)处理,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ueli.yktime.cn/44415.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