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听到一则旧闻,说北京电影学院的王劲松老师拍了一部电视剧,制片方并未与其打招呼,直接就为他重新找人配了音,这件事让作为演员的他非常介意;
晚上看了一部话剧,全体演员全程用的话剧腔,导致我全程无法入戏,看不到角色的情感;
看话剧回家看了一期《演员的诞生》,先是宋丹丹以葛优和姜文举例,强调有个性的声音对于一个演员来说多么重要,接着看到弹幕吐槽欧阳娜娜台词太差,吐槽王俊凯的朗诵腔,以及夸赞周一围的声音好苏好迷人。
一堆信息聚合在一起,刺激我好好想了一下「发声与台词」这件事。声音与形体,是演员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工具,二者不可偏废,不管角色有多么强烈的感情,多么深邃的思想,都需要借助这两把刷子来表现。如果一个一米八的演员,声音只演出了一米四的效果,他的表现力自然会大打折扣。
由此可知,声音非常重要。
好的台词一般来说应达到三个层次:
说清楚
说明白
有感染力
下面带着我的一些观察和思考,逐一聊一下。
1、 发声方法不过关是重要的障碍
虽说表演是门艺术,但前提是演员先得获得基本的技术。这就跟炒菜可以变成厨艺,木工可以变成匠艺,但前提都得先学会基本的厨技和木工一样。表演,光靠直觉和天分,是不够的,唯有技术来帮忙引导,直觉和天分才可表现出来。这点用在声音上也一样。
在《表演者言》里,面对周迅这样一位很有表演天分的演员,冯远征给的建议也是,希望她可以再花些时间进行一段专业的训练,尤其是声音的训练,倒不是要把她训练到字正腔圆,而是教给她一些声音设计的细节,从而让原本就极具辨识度的声音更有表现力。
然而很多非科班出身的演员,发声和台词一关,常常比较弱,典型的问题便是发声不到位,口齿不清,声场太小,还听不出重点,《演员的诞生》中郑爽和欧阳娜娜都是现成的例子。当然,即便受过科班训练,也未必就会好,比如导师刘烨,嘴里永远像含着些什么。类似的例子太多啦,这里便不再一一列举。
这些含混的发音,常见的效果,便是观众听不太清他们到底在说什么,或者听着难受,总觉得声音不干净,不够清晰。或者好不容易听清了他的发音,却不知道他到底想表达啥意思,他想强调什么。
前段时间兰蔻请来俞飞鸿、袁泉、春夏三位女演员拍了一段小广告,我当时因为对广告语感兴趣,便选择闭上眼睛先听了一遍。三位演员,都是不错的演员。但当你屏蔽掉她们的脸这一表达工具,只听声音的话,三位表现力的高下其实还挺明显的。差距之一在发声基本功,差距之二,在台词背后潜台词的挖掘,这一点,已经属于下面要讲的了。
弹幕吐槽王俊凯朗诵腔的人的确不少
2、 唤醒台词的生命
李老师在课堂上比较爱用“唤醒”这个词,是因为大家无论做动作还是读台词,都容易陷入走过场或俗套,未必真正领会动作和台词背后的情感,因而也无法把角色的灵魂呈现给观众。
拿我昨晚看的话剧来说,所有的演员都受过科班训练,发声不成问题,个个字正腔圆,一派话剧腔、播音腔,但这些并不保证可以引着观众入戏。看戏结束后,我去请教了一同去看的教台词的赵老师。他点醒了我一点,说演员并没有说规定情境里的词,台词挖掘得不够深,所以表达得浅了。用我自己的话翻译一下,就是我只听到话剧腔的好听发声,却无法听到这个声音背后人物的情感。尤其是当士兵面对突然战死的女友时,他的话,根本无法表现他的悲伤,让你觉得女友的去世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因为男演员的注意力依然在发声技巧上。这样的话,技巧便成了他表达的障碍,而不是帮助他表达情感的工具。相信这样的体验,但凡多看些诗歌朗诵、主持大赛或国内话剧,大家都曾有过吧。你就觉得对面是一个训练有素的美好的发声机器,却丝毫听不到他们的情感,无法确信他真的是个有血有肉的人。
相反,我们很多译制片里也有翻译腔,但这些并不妨碍他们表达人物的情感,无论是长影的一批配音艺术家,还是上译的一批艺术家,翻译腔变成了他们的表达风格,而非阻拦观众入戏的障碍,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深挖了人物,知道台词背后的潜台词,所以为了一声喘气、一声哭、一声笑都会练好久。
有个成语叫得意忘言,而这些困在话剧腔里的演员,则有点像“死于言下”。《演员的诞生》里,大家看着王俊凯的朗诵腔会出戏,大概也是这个道理。
好的台词,哪怕只是简单的一句,演员也可通过声音的上扬或下压,通过说话的节奏,呼吸的长短,来表达出丰富的潜台词。随便举个例子,我印象比较深的是袁泉在客串《后会无期》时的那句“喜欢就会放肆,爱就是克制”。韩寒后来在书里曾这样描述袁泉的表演:
她对台词节奏的把握极好,有的时候我在监视器里觉得该说了,她就是会多停顿半秒,结果效果更好。
袁泉在《后悔无期》里客串的戏份很少,但那句台词的表达方式却很有特点/感情
3、 声音是演员个性的重要标签
第三期《演员的诞生》中,宋丹丹的主题便是声音,她一再地强调,有个性的声音有多么重要,因而在周一围出场后会夸赞。
声音是一个人个性的重要标签,就拿台上的三位导师来说,刘烨一直在放飞自我,所以说话时声音也总是飘忽;相反,全场最严厉最在乎“表演”功课的章子怡,点评时则总是声音下压,语气坚定。
章子怡被某些演员的表演尴尬到出双下巴
如果说挖掘出台词下面的冰山可以让观众跟着演员入戏的话,个性的台词则让入戏的观众主动聚焦这位角色/演员,甚至可能爱上他。
回到我昨晚看的话剧,一部群戏,角色都穿着制服,又都是外国名字,即便坐在黄金观众席的我,也分不清哪个是哪个,更无法爱上哪个。为什么?因为所有的人说话都是一个样子,而且都往刻板印象中的俗套里演,演单纯男孩的就使劲往憨傻里靠,演激进男子的就卖力往愤世嫉俗里飙,所有的声音形象都让你觉得似曾相识,毫不新鲜。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说话的方式都不一样,有的声音温暖,有的声音冷淡,有的人声音总是高高地漂浮在空中,有的总是在极力往下压,有的声音虽小但底气很足,有的声音虽高却显聒噪,有的总是上气不接下气哒哒哒地说到停不下来,有的总是慢悠悠地仿若气虚体虚。每个人说话时独有的语调、节奏、语气,都与其个性及彼时所处的情境息息相关。
何况,人本来还有一些生理带来的声音个性,比如音色,有的圆润,有的清亮,还有的沙哑,有的厚,有的薄。而且还有结巴、大舌头、鼻音重等特色。再加上地域方言的影响,有的分不清前后鼻音,有的分不清平舌翘舌,还有的分不清n-l,f-h。
再有,很多人说话爱加装饰音,啊,哈,哼,嗯,呀。正是这些变量,让生活中的每个人说话都有自己的个性,这些大家也都懂,可是一到了台上,就好像给忘了,只剩下一门心思的话剧腔、朗诵腔。
李浩老师曾在课堂上带我们阅读曾国藩的《兵鉴》。曾国藩征兵,可以听声识人,听人识心,由着这一经验,他写了《兵鉴》。作为演员,不妨反过来,根据对角色情感的理解,来为角色设计各种声音的细节,比如停顿、节奏、重音、语调,等等。我想,周一围的声音得夸赞,也正是因为曾是台词教师的他,照顾到了这些。而那些伟大的演员,大都对于声音的设计有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比如《教父》里马龙·白兰度口中塞的面包和他的意大利口音,又比如石挥在其一系列话剧和电影作品中的精心设计,他简直如设计一首宏大的交响乐一样,为台词设计着渐强、渐弱、颤音、变调、主音、气口等绵密的细节。
然而,最彰显一个角色/演员个性的,其实还是台词背后的思想/情感,言为心声,观众想听的是你的内心,而不只是你的声音,想触摸的是你的灵魂,而不只是凝视你的皮相,你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我们想去你心里看一看。所以无论怎样设计声音,终究是为了传达那个抽象的思想/情感,为了表达那个人最幽微、真切的内心。如果没有这些做支撑,大概便只剩下花哨的技巧卖弄了。
由此我又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每次出入北电或中戏之类艺术院校时,虽然明显感觉到里边的学生跟普通院系的学生有很大的不同,看起来个个都特有个性,但他们校内的学生们相比,其实都差不多,我一向自认为辨脸能力算强,然而在这类院校,却常常觉得千人一面,无论男生、女生,基本上都可以找到几个固定的模板(刻板印象),就连衣服、鞋子、品牌、发型、香水的味道、讲话方式好似都是设计好了的流水线工艺品。这种模式化的背后是什么?我不敢细想。
最后,借用《表演练声课》里的一段话,结束关于声音的一番思考。
用于评估进展情况的标准,通常建立在这样一个问题的回答上:“你感觉怎么样?”而不是“声音怎么样?”其最终目标,过去是、现在也仍然是:“通过嗓音来释放自己。”爱丽丝·华伦经常强调的是:“我想了解你,而不是了解你的嗓音。”要知道,这种理念所发生的年代,正是“声音美”仍然非常盛行的年代,正是声音珠圆玉润及发声专业技能受到“俗众”热捧的时期。
本文由用户:艺考 投稿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点击这里联系)处理,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ueli.yktime.cn/44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