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评丨只靠形体表演,也能引人入胜

近二十年,我们的电影被“耍贫嘴”占了上风,越“贫”的电影越受吹捧,这其实是中国电影的大倒退… …我们的话剧,很少有“静场”的时候,很少有让演员不说话,而靠形体语言来表达剧情,让观众看下去思考的场面… …我们对艺术的外在表现形式的研究、理解、掌握和运用是多么的欠缺,而不懂得这一点,我们在艺术上就只是处于一个比较低的阶段。

只靠形体表演,也能引人入胜——看话剧《安德鲁与多莉尼》

一个外国剧团,带着一个戏七次来中国演出。这个剧团是多么自信,对这个戏是多么自信!这个剧团就是西班牙库伦卡剧团(kuluka teatro,spain),这个戏就是《安德鲁与多莉尼(andre and darine)》。

《安德鲁与多莉尼》被称为默剧,整个演出中演员没有说过话。不说话的表演主要靠两种表演技巧,一种是表情,一种是形体。《安德鲁与多莉尼》的演出中,演员戴着面具,观众看不到演员的表情,这样的表演,只能靠形体了。一部只靠形体表演的戏,能让观众看下去,实在是不容易。

《安德鲁与多莉尼》只有三个演员,三个演员演了七个角色:老年安德鲁、青年安德鲁、老年多莉尼、青年多莉尼、安德鲁和多莉尼的儿子、安德鲁和多莉尼的儿媳妇、医生。这七个人物靠面具很容易区分,可是要让观众从演员的形体上相信并欣赏这七个人物,是要靠演员的表演功力的。难得的是演一个人物的演员可不是一个,比如老年安德鲁,是由三个演员在不同的场景中扮演的,观众有可能看出来演员之间的调换,但是对演员的精湛演技还是认同的。

形体表演,不但能达到语言达不到的效果,还能让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自我感受中,感到人的感情的复杂性。在《安德鲁与多莉尼》中,当他们的儿子在医院看到多莉尼的医疗诊断书时,先是从医生手里拿过诊断书,展开,一行一行的看,突然停顿,低下头,双肩耸起,再慢慢抬起头来直面观众时,我觉得他的表情已经变得非常忧伤了。然而我知道他带着面具,面具的表情是不会变的,表情一定还是刚才的表情,可是,演员通过一系列的形体动作,再抬头敢于直面观众,观众竟被他的伤心所感动,以至于会相信这个面具变得悲伤了。这实在是成功的形体表演给观众带来的视觉联想,这是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安德鲁与多莉尼》演出剧照

《安德鲁与多莉尼》演出剧照

《安德鲁与多莉尼》演出剧照

《安德鲁与多莉尼》演出剧照

如果形体表演只靠对生活的模仿,是不能让观众感到强烈的艺术效果的,形体表演要有美的夸张。《安德鲁与多莉尼》中居然有演员在舞台上做爱的场面!男人女人相爱了,女人躺在床上,男人跨在女人身上,男人那高耸的屁股,伴着玩具娃娃的叫声上下运动,我并没有觉得猥亵,反而觉得很美,当然他们身上还盖着被。我意想不到的是,当男人从床上下来时,女人的肚子大了。这种近似于魔术的夸张形体变化让观众哄堂大笑,并在哄笑中,感到这对青年男女是多么快乐!

从演员的表演中,我们知道安德鲁是个作家,多莉尼是个大提琴手,安德鲁用旧式打字机写作,打字机发出的“咔咔咔”的声音,影响多莉尼练琴;多莉尼练琴时的乐曲声又影响安德鲁写作。感情再好的夫妻,在一起生活时间长了,这种互相干扰是免不了的。两个人挥手顿足,观众完全看懂了:他们彼此不满意了!烦了!而当安德鲁知道多莉尼得了“阿尔茨海默氏症”也就是老年痴呆症后,他开始耐心地照料她,他眼前总是浮现年轻时的多莉尼——他们第一次见面,她给他的第一个签名,他向她求婚,她崇拜地看他的书稿,他们第一次做爱,他们结婚,他们生子。而这一切,都是在无声中完成的。安德鲁开始全身心地照顾和自己相伴一生的这位老妇人,为她擦屎,为她换内裤,为她提鞋,领着她散步。而当舞台上出现那把大提琴,安德鲁默默地盖上琴盒时,观众明白。这位老男人尽了自己做男人的责任,他让自己心爱也爱自己的女人,最少痛苦地上了天堂。默默地开始,默默地结束。只有爱情永驻。一个半小时的演出,演员没有说一句话,观众席没有发出一点声响,这是我看到的观众最安静的演出。这就是形体剧的巨大魅力。当剧中的三个演员出来谢幕时,观众才看到原来是二那和帅的个帅哥和一个那么美的美女演绎了这七个丰富的人物,那掌声是长时间的。

这让我想起我们中国的表演艺术目前存在的问题,确实有些重对话而忽视表演。多年前,我们曾经追求过在电影中尽量少对话,靠演员表演和镜头切换来讲清故事,讲究充分运用“蒙太奇语言”,可是,近二十年,我们的电影被“耍贫嘴”占了上风,越“贫”的电影越受吹捧,这其实是中国电影的大倒退。我们还送这样的电影上国际上去争奖,虽然每次都被人家一个大嘴巴给煽回来,我们却在乐此不彼,毫不觉悟。话剧舞台上也是如此,我们的话剧,开幕后,演员就在舞台上“叨叨叨”,那没有台词的演员就在舞台上看别人演戏,我们的话剧,很少有“静场”的时候,很少有让演员不说话,而靠形体语言来表达剧情,让观众看下去思考的场面。我们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奉为“祖师”,而斯坦尼斯拉夫基斯提出的“名角停顿”,我们很少运用,或者是我们不敢运用。这些都说明,我们对艺术的外在表现形式的研究、理解、掌握和运用是多么的欠缺,而不懂得这一点,我们在艺术上就只是处于一个比较低的阶段。

用形体表现思想不是外国人的专利,中国二千年前的汉代早就有“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提法。中国戏曲讲究身段,武生上场必定要拉几个山膀,做几个造型,以显得人物的威武雄壮,而这也是观众最叫好的时候。大青衣的水袖,老生的抖髯口,都是夸张而唯美的形体表现,对塑造人物有极大的帮助。可是,这些年,我们的表演艺术似乎不太重视这些,太重视台词,而这种重视台词并不是重视台词的美,而是重视台词中要讲出大道理或者耍贫嘴。在艺术上,有的时候语言是苍白的,过多的絮叨是让人讨厌的。人的感情,有时候用语言是难以表达的,而人的表情、动作所反映出来的人的内心活动是非常丰富而复杂的。所以,用形体来表现人的内心,往往比用语言丰富得多,让别人看上去信息量大的多,各人的理解也是多样的,这就是形体艺术特有的魅力。我们要认真思考和学习。

本文由用户:艺考 投稿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点击这里联系)处理,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ueli.yktime.cn/44159.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